近日,家电行业各大上市企业相继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,从其报告披露的信息来看,企业业绩均取得不同幅度的增长。其中,产品涨价是很多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。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相较去年同期,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等品类价格上涨明显,同比增速分别为+12.2%、+7.1%、+4.6%,与此同时,厨房电器、生活小家电等多品类产品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涨价现象。行业价格回升有利于行业的盈利空间,身处其中的企业也将受益。那么,是什么主导了这轮价格上涨?价格战会不会卷土重来呢?
影响家电行业价格表现的因素集中在外因、内因两个层面。下面以大白电为例,展开分析这两个层面的相关因素,弄清楚这些相关因素的发展趋势,才能判断行业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。
外因层面
从产业链上游来看,成本压力是促成本轮家电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。铜、塑料等材料是家电重要的原材料,且原材料成本在家电企业成本结构中占比接近90%。近两年,受到供给侧结构改革及环保督查等相关政策的影响,铜、铝、塑料等原材料都在经历涨价潮,2017年铜价震荡上行,其中,铜指数涨幅高达30.9%;塑料在继2016年价格上涨之后,2018开年又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。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的同时,人力成本、物流成本、仓储成本等也在快速增长,这对于利润本来就很薄的家电行业而言,可谓雪上加霜。
从消费端来看,消费升级为家电行业结构改善、价格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需求支撑,家电消费升级趋势日益凸显。多门冰箱、滚筒洗烘一体机、智能空调等中高端家电产品热销,根据中怡康线下监测数据,今年一季度,多门冰箱的零售额占比从38.2%增加到43.7%;滚筒洗烘一体机在滚筒中的零售额占比也从24.8%增加到38.9%。
内因层面
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等大家电市场发展进入成熟期,充分竞争之下,品牌格局呈现明显的的马太效应,这也为优势品牌提供了改善利润的空间。家电各大企业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,推出诸多创新型产品,盈利能力明显改善。整体来看,大家电市场已经告别大范围的价格战,创新产品、提升利润成为行业的共识。
市场价格上涨的趋势会不会持续,这取决于以上影响因素是否会持续目前的发展态势。一方面,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政策会持续影响未来几年的供给侧环境,所以,原材料成本短时间内很难出现大幅度向下调整;同时,经济韧性支撑下,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,这为消费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。另一方面,国家、企业已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。近期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兴的一纸禁书,更是这一事实的真实写照,国家、企业都在大力加强对研发、创新的激励政策,创新、创收将是此后长久的主题。
综合来看,外因、内因等相关因素都呈现出明确的可持续性,所以,我们判断大家电的价格上涨不是一时兴起,而是近几年行业发展的新常态。